
当英美澳加四国军舰在台海集结挑衅时,解军东部战区用两个动作给出了无声却震耳欲聋的回应——一架编号“CB10300”的歼-20战机悄然现身车优配,标志着中国第五代隐形战机正式突破300架量产大关;同时第11架量产型歼-35(编号0011)揭开面纱,两款国之重器共同勾勒出亚洲最强空中力量的轮廓。
一、四国舰队的挑衅与中方的“钢铁答卷”
9月中旬,美国“希金斯”号驱逐舰、英国“里士满”号护卫舰联合澳大利亚、加拿大舰艇穿越台海。这种罕见的多国联动被军事观察家视为对福建舰南海测试的针对性滋扰。面对挑衅,东部战区除全程跟踪监视外,更以两份“装备成绩单”亮明态度:
歼-20量产第300架落地:从2017年服役至今,歼-20以年均50架速度扩编,总规模仅次于美军F-35(约1000架),远超俄罗斯苏-57(不足30架) 歼-35量产突破11架:作为全球唯二舰载五代机(另一款为F-35C),其进度暗示福建舰舰载机联队组建加速展开剩余81%这两组数字背后是惊人的产能支撑。航空工业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五代机年产量预计达150架,这意味着到2026年,解放军五代机总量将突破500架。届时,大量老旧的歼-11A、苏-27SK将迎来换代窗口,中国空军将完成从“以量补质”到“量质双优”的历史跨越。
二、空警-500前出台海东北的战略深意
就在四国舰艇活动期间,一架开启ADS-B应答机的空警-500预警机出现在台北以东空域。这个位置极具战术价值:
监控半径覆盖三重目标:向东110公里直达日本与那国岛雷达站,向北封锁台军“兰阳指挥部”天弓-3导弹阵地,向西俯瞰台海军168舰队锚地 电子侦察效能倍增:主动开启应答机相当于“明牌示警”,实时向对手展示战场感知能力边界这并非空警-500首次战术前出。今年7月汉光演习期间车优配,同型号预警机曾在漳州至莆田空域反复巡弋,对台军演实施电磁测绘。预警机常态化抵近传递明确信号:第一岛链内的海空态势已尽在掌握。
三、五代机集群如何重构西太力量平衡
当前西太平洋的空中博弈已演变为**“体系对抗2.0时代”**,其核心规则有三:
预警机是战力倍增器 空警-500搭载的数字阵列雷达可同时追踪60个目标,引导20批次拦截。当它与歼-20组成“A射B导”体系时,能对400公里外目标发动超视距打击。 五代机数量决定制空权归属 美军研究表明:四代机对抗五代机的交换比为10:1。当解放军五代机突破500架时,可在台海方向形成3个满编旅的打击集群,对冲美日韩近400架F-35的局部优势。 舰载机决定海权半径 歼-35量产加速意味着福建舰有望在2026年形成战斗力。11架量产机暗示已具备组建首个舰载机中队的基础,未来配齐40架后将使中国航母战斗群打击半径延伸至1500公里。四、专业处置背后的战略定力
面对外舰挑衅,有网友质疑“为何不直接驱离”?事实上,解放军的处置方式正体现大国军队的专业素养:
法律层面: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主张台湾海峡不存在“国际水域”,但允许外国舰艇无害通过专属经济区 战术层面:对违规起降直升机等挑衅行为,采取“贴身伴航+电磁压制”组合策略,2024年已成功逼退外舰17次 战略层面:同步推进“反向抵近侦察”——055型驱逐舰现身阿拉斯加、轰-6K绕飞澳大利亚已成常态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思维,恰恰是当代大国博弈的精髓。 当美军舰穿越台海时,中国科考船正出现在夏威夷附近海域;当F-35在冲绳起降时,歼-16D电子战机已在巴士海峡演练电磁封锁。
五、从装备井喷看和平崛起的底层逻辑
某些西方智库渲染中国军力“威胁论”,却刻意忽略三个事实:
代际更替需求:美军现役2800架战机中五代机占比35%,中国空军1500架主力战机里五代机仅占20%,换装是正常迭代 防御性部署:歼-20部署在芜湖、鞍山等内陆基地,而非前沿岛屿 成本控制优势:歼-20单价约1.1亿美元,仅为F-35的60%,高效费比支撑合理扩编真正的战略智慧,在于用实力筑牢和平的根基。 当055万吨大驱横穿宫古海峡,当空警-500巡弋台海东北,当歼-20机群突破300架大关——这些“秀肌肉”动作的本质,是为14亿人撑开一把更大的和平保护伞。
钢铁鹰群掠过西太平洋的天空,引擎轰鸣声正在改写百年海权规则:
300架歼-20不是终点,而是中国空中力量迈向“深蓝”的起跑线 11架歼-35背后,是福建舰走向远洋的铿锵足音 空警-500前出监测的每一海里,都在为和平发展拓展战略纵深当四国舰队在台海铩羽而归时,他们终将明白:这个东方大国守护核心利益的决心,比歼-20的钛合金蒙皮更坚硬,比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轨道更不可阻挡。
发布于:福建省铁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